昨天研究生招考面试中,与学生聊了一个问题:对google退出事件的看法。结果是看法相当一致。观点与新华社、外交部发言人的也高度一致。
另有10%的学生,谈及自己的看法。
关于google退出事件的“主流议程”,可以从3月19日新华社的一篇评论《中国拒绝"政治的谷歌"与"谷歌的政治"》体现:应该遵守所在国的法律;被政治化;中国不会因为一家商业公司提出要挟,而允许它破坏法律。此外,早期还有这样的议程:为了商业利益,炒作自己;试探中国的底线在哪里。这些主流议程,已经多媒体、全方位地反复强调过。
昨天,90%的考生对于google退出事件的看法,完全符合上述主流议程。有的同时从几个方面作出阐述。
53%的考生都认为,google应该遵守中国的法律,有数位都说google是因为不遵守、或不愿遵守中国的法律而退出。有说G应以人民的利益为重。有一位考生直接引用了温总理在记者会上回答的两点。有说不能是美国的就是好的,有说利用了“自由”的模糊定义。有说是G在试探中国的底线在哪里。有13%的考生提到G涉及政治利益。
对于认为它不遵守中国法律者,若追问“不遵守哪些或哪条法律”,多表示“不很了解”,都不明确,似乎听说是因为有色情信息--有考生说它退出是因为有色情信息,那是听媒体上说的,自己并没有遇到过G上的色情信息。也有说“互联网的审查制度是很重要的”。有考生表示:google的老总特别单纯,或者过于理想化了,怎么可能有那样的自由?
26%的考生认为,google的声称退出,是商业炒作,目的是为了赢取更多利润。另有5%的考生认为,它的退出是因为它在中国的商业是非常失败的。
16%的考生(与上述有交叉)认为,这是google的一个损失。有认为这样给了国内的公司更多的机会,也有认为这样做对于谷歌和中国是双输。
另有10%的考生在阐述了事件的背景后,引述、或自述了一些主流之外的看法。其中包括我们可对此事作一些反思:网络审查该如何做?也有谈到,这样的冲突是各类跨国企业的必然。此事发生在两大背景中:一是中国在加强互联网的管制,二是世界在加强信息自由。有考生谈到为何许多自己的同学站在G的立场上,这要引起我们的反思。另外,这件事与国家形象有关:如果我们没有强有力的理由说服西方,那么国家形象会受到影响。
考生们多提及“谷歌中国”的用户是较高学历的人、面向的是中高端的用户。而考生们都是已经大学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年轻人,都是谷歌的目标用户。事实上,多位考生坦率地说自己喜欢用、或常用谷歌。
需要说明的是,本人评分的高低不是看其观点是否与自己一致,而是看其敏锐性、思维能力、论证能力和表述等,当然包括判断力。我不认为这个问题有标准答案、有唯一正确的答案。我自己的看法也只是个人观点而已,不可要求别人与自己的一致。但是,考生可能多数揣测有一个标准答案,也许考虑如何回答才能获得高分,于是如是说:与主流一致。
谷歌退出事件确实有一定的复杂性,但是比较确定的是:从法律的角度,那是很模糊的。上一篇博文里贴出的一些网络截图,也可以看出一点端倪--一个人民的公仆做了不妥的事,网络传播或转载一些批评的意见,怎么会是非法的?既然不是非法的,为何会遭遇屏蔽?那说明了屏蔽的不一定是非法的。甚至那屏蔽还是违法的,是违背了宪法的。
但是“法律依据”却无时不在。如上博文显示的,搜索李Hong忠的名字,谷歌上却不得不显示“据当地法律法规和政策,部分结果未予显示”,批评意见不仅不能打开,连“网页快照”也不得不成了“本网页可能涉及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内容”,无法显示。
无论如何,我们的主流议程,效果确实是强大的
Posted via web from 米良的草窝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