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会图书馆鸟瞰(Library of Congress)

国会图书馆鸟瞰(Library of Congress)

刚刚过了独立节,美国又长了一岁。今年的节日之前有很多烦人的事情——失业率居高不下、房市仍未见底、墨西哥湾油井堵漏尚未成功、阿富汗局势依然不稳——与之相比,美国队在世界杯止步于16强不算坏消息。但是,国会图书馆在节日前夕的7月2日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:证实了杰斐逊(Thomas Jefferson)起草的《独立宣言》手稿残本唯一一个涂掉重写的字,是把“臣民”( subjects) 改成了“公民”( citizens) ,倒是给美国人提供了一道精神食粮,让我们重新回味开国元勋的自强精神,不被当前的小小困难压倒。

1776年6月11日,在费城举行的第二次大陆会议指定杰斐逊、亚当斯(John Adams)、富兰克林(Benjamin Franklin)、谢尔曼(Roger Sherman)和利文斯顿(Robert R. Livingston)起草脱离英国统治宣告独立的文件,五人小组让杰斐逊执笔。杰斐逊花了两个多星期起草了一个初稿,誊清后于6月28日提交会议讨论,修改稿在7月4日上午获得通过,交由邓拉普印刷所印制了200份。

杰斐逊手写的《独立宣言》原稿只有部分存世,它和提交会议讨论的誊清稿都保存在国会图书馆,是美国最珍贵的历史文献之一。原稿和誊清稿有很多改动的地方,都是把原文划掉,在旁边写上修改之后的文字,唯一趁原文墨迹未干涂抹之后重写的一个字,是在原稿陈述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基本原则之后,历数英国国王的种种不是的一段里。

美国重要历史文献保护和研究的重任落在国会图书馆“保护研究和试验部”(Preservation Research and Testing Division, PRTD)的身上。PRTD有一个高光谱影像实验室,位于国会图书馆麦迪逊大楼。不像普通成像技术,先进的高光谱影像用全部电磁频谱包括可见光、红外和紫外线照射目标,将反射信号记录下来,因此获得比可见光成像更多的信息。

高光谱影像下的杰斐逊手稿显现出被涂抹的字迹(Library of Congress)

高光谱影像下的杰斐逊手稿显现出被涂抹的字迹(Library of Congress)

去年秋天PRTD科学家费内拉∙弗朗士(Fenella France)女士在实验室用高光谱影像技术对杰斐逊手稿进行了扫描。一天晚上,在进行数据处理时,她突然脊梁骨发毛,原来在英国国王指控殖民地人民煽动叛乱那一段里的“公民”一字的背后还有一个字:“臣民”。

其实,在以杰斐逊、麦迪逊和乔治∙梅森为主起草的美国第一部州宪法,1776年弗吉尼亚宪法中,就有十分类似的内容,其中使用的就是“臣民”一词。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、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的朱利安∙博伊德(Julian Boyd)在1950年代就认为杰斐逊在起草独立宣言时,原来是想照抄这一段。但是,在写下“臣民”这个字的瞬间,感觉用词不妥,就涂掉它写上了“公民”。

虽然这一段最后并没有写入《独立宣言》,但是宣言通篇在提到殖民地人民时,采用的都是“公民”,自美国宣告独立的那一天起,起义者们就摒弃了“臣民”这个概念。他们不再认为有人可以具有超然的特权,而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不可让渡的天赋权利。

为实现这一点,人们一步一个脚印,有的时候还要付出鲜血的代价,不断地在追求杰斐逊、华盛顿等人的理想。今天,尽管大家对现实中的许多问题有不同的看法,但是对政府权力加以限制,使得人们有尽可能广泛的消极自由,是我们的基本共识,也是美国之所以能够强盛和保持强大的立国之本。